?玻璃鋼冷卻塔以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為主要材質的冷卻塔,具有耐腐蝕、輕質、易安裝等特點,
玻璃鋼冷卻塔安裝的方式需結合設備類型、場地條件、冷卻系統布局及承重要求確定,常見方式可按安裝位置、固定形式及組合方式分類,具體如下:
?

一、按安裝位置分類(常用)
根據冷卻塔在場地中的安裝位置,可分為以下 3 種基礎方式:
1. 地面安裝(應用廣泛)
適用場景:場地開闊(如工廠廠區、建筑物周邊空地)、地面承重能力達標(一般要求≥5kN/㎡,具體按設備重量計算),適合各類規格的冷卻塔(小型逆流塔、大型橫流塔等)。
安裝要點:
需澆筑混凝土基礎(基礎平面平整度誤差≤5mm),基礎尺寸比冷卻塔底座大 10-20cm,確保設備放置平穩,避免晃動;
基礎表面需做防水處理(如涂刷防水涂料),防止雨水滲入地基;
若地面易積水,基礎需高出地面 10-20cm,或在周圍設置排水溝,避免冷卻塔底部長期浸泡。
優勢:施工簡單、維護方便(人員可直接接觸設備底部)、對建筑物承重無要求。
2. 屋頂安裝(節省地面空間)
適用場景:地面空間有限(如城市建筑、小型工廠),且建筑物屋頂承重達標(需由結構工程師核算,確保屋頂能承受冷卻塔自重 + 運行時的水重 + 風荷載,一般要求≥8kN/㎡)。
安裝要點:
冷卻塔底座與屋頂之間需加裝減震墊(如橡膠墊),減少運行時的震動噪音對建筑內部的影響;
固定方式:通過膨脹螺栓將冷卻塔底座與屋頂混凝土梁或預埋件連接,避免臺風等強風導致設備移位;
需在屋頂設置承重支架(鋼結構或混凝土梁),禁止直接將設備放置在屋頂樓板上(可能導致樓板開裂);
考慮屋頂排水,冷卻塔的出水管需與屋頂排水系統銜接,避免積水。
注意事項:需提前與物業或建筑方確認屋頂承重及安裝許可,高空作業需做好安全防護。
3. 平臺安裝(介于地面與屋頂之間)
適用場景:建筑物中層設有專用設備平臺(如大型工業廠房的中間平臺、商業綜合體的設備夾層),或在地面搭建鋼結構平臺用于放置冷卻塔。
安裝要點:
平臺需由專業人員設計,確保承重能力(含設備、水、人員維護重量)和抗風穩定性;
冷卻塔與平臺之間用螺栓固定,底部預留檢修空間(≥60cm),方便管道連接和設備維護;
平臺邊緣需設置護欄(高度≥1.2m),保障檢修人員安全。
二、按固定形式分類(針對設備與基礎的連接)
1. 直接放置式(簡易固定)
適用于小型冷卻塔(如流量≤50m3/h 的逆流塔),設備底座直接放在混凝土基礎或平臺上,無需螺栓固定,僅通過自身重量保持穩定。
要求:基礎平整度高,且安裝環境無強風(如室內或避風區域),避免設備移位。
2. 螺栓固定式(主流固定方式)
適用于中大型冷卻塔(流量≥100m3/h)或戶外安裝(需抗風),通過底座預留的螺栓孔,用膨脹螺栓或地腳螺栓將設備與基礎 / 平臺固定。
安裝時需均勻擰緊螺栓(扭矩一致),避免底座受力不均導致變形;螺栓需做防腐處理(如鍍鋅或涂刷防銹漆),防止雨水銹蝕。
3. 支架懸吊式(特殊場景)
適用于空間狹窄或需節省地面 / 平臺空間的場景(如低矮廠房、地下室上方),通過頂部鋼結構支架將冷卻塔懸吊安裝(僅適用于小型輕質冷卻塔)。
要求:懸吊支架承重能力需≥設備總重的 1.5 倍,且連接點牢固(如使用 U 型吊環 + 鋼絲繩),避免運行時晃動。
三、按組合方式分類(針對多臺冷卻塔并聯)
當單臺冷卻塔冷卻能力不足時,需多臺并聯安裝,常見組合方式有:
1. 單排并列安裝
多臺冷卻塔沿直線排列,間距≥1.5m(確保進風互不干擾),適合狹長場地。
注意:每臺冷卻塔的進出水管需單獨設置閥門,方便單臺檢修時不影響其他設備運行。
2. 雙排對稱安裝
多臺冷卻塔分兩排對稱排列,中間預留通道(寬度≥2m),便于維護和進風(尤其橫流塔,需兩側進風)。
適用于場地較寬、冷卻塔數量較多的場景(如 4 臺及以上)。
3. 模塊式組合安裝
針對模塊化冷卻塔(可拼接的單元式設備),通過廠家提供的連接件將多個模塊拼接成整體,減少安裝空間,提升冷卻效率。
安裝時需確保模塊之間密封良好(防止漏水),基礎統一找平,避免模塊受力不均。
四、安裝方式選擇的核心考量因素
場地條件:空間大小、地面 / 屋頂承重、平整度、通風情況(冷卻塔進風口需遠離熱源或障礙物,避免吸風不暢)。
設備規格:冷卻塔類型(逆流 / 橫流)、尺寸、重量(小型塔優先地面或平臺,大型塔優先地面)。
環境因素:風力(強風區域需加強固定)、降雨(需做好排水)、噪音要求(屋頂安裝需加減震措施)。
維護需求:預留足夠檢修空間(一般設備周圍≥1.2m),方便后期清洗、更換填料或電機。